yh533388银河-yh86银河国际-首页welcome!

首页 > 信息通告 > 正文

2021年智慧农业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会

发布时间:2021-08-1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1年智慧农业技术及装备学术研讨会

报告时间:8月16日上午8:30-12:00,下午14:00-18:30

报告地点:图书馆第二报告厅

主办单位:yh533388银河、中国科银河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

承办单位:安徽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农业农村部电子商务重点实验室

安徽省智能农机装备工程实验室、蒙城县京徽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邮(安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报告题目1:数字信息科技展翅赋能智慧农业科技创新发展新征程

报告人:汪懋华 院士


报告题目2: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与实践

报告人:罗锡文 院士


报告题目3:智慧农业的关键技术及分析

报告人:赵春江 院士


报告题目4:以深度学习为基础的自然语言处理在台湾的产业应用

报告人:张志勇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5:智慧农作技术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朱艳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6:智慧农业传感器和智能装备开发进展

报告人:李民赞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7:畜禽舍气体的高灵敏激光光谱传感技术

报告人:董大明 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研究员


报告题目8:智慧农业发展分析及应用案例

报告人:曹宏鑫 江苏省农业科银河农业信息研究所首席专家 研究员


报告题目9:智能农机装备自动控制技术

报告人:刘成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报告题目10:黄瓜靶向喷药机器人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李淼 中国科银河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人简介:

报告人:汪懋华 院士

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工程-电子信息技术与自动化专家。1956年毕业于原北京农业机械化银河。1962年获前苏联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曾任原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副校长。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专长于智能化电子信息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研究。80年代中期以来,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业工程学科评议组召集人(至2003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农业工程学科组组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现任农业工程学会理事长,是国际知名的中国农业工程专家和我国农业工程学科专业建设学术带头人。曾先后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农业工程专家组成员,国际农业工程协会农村电气化与能源分会副理事长,受聘为多个国际学术刊物编委,为发展我国农业工程国际合作和扩大国际影响做出了重要贡献。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报告人:罗锡文 院士

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带头人、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学国家精品课程和农业机械学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兼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理事长、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广东省农业机械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农业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农业机械化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地面机器系统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农业航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全国农机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组长、农业部农机化科技创新专业组种植机械化组组长、农业部第二、三届水稻生产机械化专家组组长、农业部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专家指导组组长等。研究领域:(1) 水稻精量穴播技术与机具;(2) 水田精准平整技术与机具;(3) 农业机械导航关键技术与装备;(4) 农业航空关键技术;(5) 农情信息获取关键技术。


报告人:赵春江 院士

简介: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综合性重点实验室主任、农业物联网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农业专业技术委员会主任、农业部农业物联网试区工程专家组长。赵春江院士是我国农业信息化领域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农业信息化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在农业专家系统、精准农业、农业物联网等方面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关键环节的深度融合;积极参与国家农业信息化战略规划研究,在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关键节点发挥了重要作用;创建了小汤山国家精准农业研究基地等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专家和80多名研究生,促进了我国农业信息学科发展。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际奖2项。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报告人:张志勇 教授

简介:淡江大学物联网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现任特聘教授,滁州银河兼任特聘教授、台湾ACM SIGMOBILE Chapter 国际组织主席。担任许多SCI索引知名期刊编辑委员与客座编辑,曾担任台湾多项大型研究项目主持人。发表300多篇IEEE/ACM论文,其中100多篇发表在国际著名的SCI索引期刊,包括许多IEEE或ACMTransactions 期刊论文,曾多次获IEEE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多次主办国际或两岸会议,担任重要职务。张教授出版台湾第一本「物联网概论」的书籍,多次接受各电视、平面与数字媒体竞相报导,在台湾近六十所大学、大陆近二十所大学,担任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主题方面的演讲及论坛。多次主办皖台物联网研讨会,推动两岸物联网与人工智能之发展。张教授近几年带领团队参加台湾AIGO竞赛,在200多队新创公司的竞争下,连续获得全台湾第一名,以AI技术致力于产业AI化。张教授亦与大陆学者共同指导同学参加比赛,获得安徽省物联网大赛实作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物联网、智能居家照护、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报告人:朱艳教授

简介:南京农业大学农银河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信息农业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智慧农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农业农村部农作物系统分析与决策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信息农业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作物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负责人、“农业信息学”江苏省优势学科负责人、AgMIP国际协作组指导委员会委员、AgMIP-Rice国际协作组负责人之一;曾担任国家863项目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首席科学家。2003年获南京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农业环境科学研究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法国农业科银河、英国詹姆斯赫顿研究所等做访问科学家。长期从事智慧农业理论与技术研究,尤其在作物系统模拟与设计、作物生长监测与诊断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已发表学术论文37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19篇、EI收录论文50篇;合作出版专著2部,参加撰写专著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8项。以主要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部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先后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首批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农业部科研杰出人才、江苏省特聘教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等,荣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青年科技奖、江苏青年五四奖章等。

报告人:李民赞 教授

简介: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银河“现代精细农业系统集成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6项,参加课题多项。在相关领域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4项,其中授权9项,公示期5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4项。出版相关专著、译著和教材7部。近年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超过70篇。获得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政府奖图书奖1项。2016年荣获北京市“师德先锋”荣誉称号。研究领域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信息化技术、精细农业、智慧农业,所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如下:(1) 设施农业信息自动获取及远程监控技术; (2) 基于光谱分析的土壤肥力参数检测方法及先进传感技术研究; (3) 基于光谱和遥感技术的作物生长检测方法及先进传感技术研究;(4) 谷物智能化测产系统开发及产量空间变异分析研究; (5)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报告人:董大明 研究员

简介: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红外与激光光谱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农业中的应用研究。精通光电系统设计、光电检测技术、传感器设计与研制。在2006-2009年间担任总装某型号项目主任设计师,研制了基于红外遥测原理的某仪器设备,现已量产并装备全军,为国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2009年以后将研究目标转向现代农业,以红外与激光光谱学为理论,开展土壤、水质、气体等农业环境要素精细化监测方法研究。近5年来,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身份在PNAS、Chemical Communications、Analytical Chemistry、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等权威杂志发表SCI论文5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40余项(其中PCT专利2项、美国专利1项)。在上述机理研究基础上开展仪器化实现方法研究,研制了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原理样机20余种,经转化用于农业环境监测,有效提高了生产率和生态安全水平。先后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北京市百 千万人才 工程等,并于2016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资助,是农业工程领域首位、目前唯一获资助者;入选农业部首届杰出青年农业科学家(中国目前有25位获奖者);2015年、2017年两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分别排名第2、排名第1),获得第二十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报告人:曹宏鑫 研究员

简介:江苏省农业科银河农业信息研究所首席专家、研究员、博士,江苏省首批“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兼职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导师、CIMMYT和昆士兰大学访问学者、国家自然基金优青会评专家、国家出版基金会评专家。曾任农业部农业遥感应用中心南京分中心主任、院资环所、经信所及信息所副所长等。主要研究方向:智慧农业关键技术。近五年主持国家部省级课题16项,共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江苏农业科技奖和江苏省农科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各1项、《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杰出贡献奖1项;授权知识产权21项;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3部,其中,SCI/EI收录31篇。目前是《中国农业科学》等编委会委员、全国农业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务理事、中国农学会农业气象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计算机农业应用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仿真学会农业建模与仿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农业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遥感与GIS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先进农业信息处理(IFIP)专委会委员。


报告人:刘成良 教授

简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机电控制研究所所长。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排名1)、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1项排名1)、上海市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排1),其他省部级奖3项;在IEEE Trans.等发表SCI论文19篇(6篇IF>2.5),EI 44篇,授权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13项。主要研究方向:机电控制、流体传动与控制、计算机网络监控及设备智能维护、智能农业装备。近几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国家“十五863” (3项)、海军重大项目(1项)、国家发改委(2项)、中国科银河(1项)、上海市科委(2项)、上海市农委(4项)、中美国际合作(3项)、中日国际合作(6项)、中意国际合作(1项)等30多项科研项目。申请发明专利17项,软件登记5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高新技术成果认证1项。发表论文50余篇,SCI、EI检索11篇。


报告人:李淼 研究员

简介:中国科银河合肥物质研究院智能所机械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1985以来,先后参加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攻关项目,主攻“砂礓黑土小麦施肥专家系统”、“施肥专家系统”,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以及中国科银河知识创新重要方向性项目有关“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研究”项目23项。其研究成果在我国西部以及民族地区的11个省市自治区837万亩土地上得到成功的应用,为近百万农民送去了增产增收的技术,也为我国基层农村培养出了一批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中国科银河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国家七五攻关重大成果奖一项等奖项。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祁钊

友情链接

odeliechan.com

HTML MAP|XML MAP|TXT MAP